4月18日,河南省老科技工作者协会赴安阳开展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调研活动。河南省老科协党委书记、副会长赵建军,省老科协党委副书记、常务副会长郭成全,省老科协党委委员、副会长谷振清,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黄明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玲等领导及嘉宾出席相关活动。市科协党组书记邵忠民、主席张歌,以及市发改委、市水利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文广体旅局等有关单位分管负责同志参加调研活动。
18日上午,调研团队率先前往省级重点实验室蓝天实验室。蓝天实验室由安阳主导建设,汇聚了河南省科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多方力量,自2024年2月28日揭牌成立以来,致力于破解低空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关键技术难题,推动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在低空经济领域成绩斐然。调研中,专家们详细了解了实验室在空域管理体系建设、无人机整机研发及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方面的进展,对其为黄河流域相关产业提供的科技支撑给予高度评价,并就如何进一步发挥实验室优势,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开展深入探讨。
随后,调研团队来到殷墟博物馆新馆“大邑商”。这座坐落于洹水之滨,与殷墟宫殿宗庙遗址隔河相望的新馆,占地262.5亩,建筑规模达5.1万平方米,于2024年2月正式开馆,是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重点项目之一。馆内设有8个展厅,展出青铜器、陶器、玉器、甲骨等文物近4000件套,从商代史、甲骨学、考古史、商文明的世界传播等多个角度,全景式展现了商文明在政治、经济、军事、农业、手工业、文字等方面的伟大成就。调研团成员们穿梭于展厅之间,深刻感受到了商文明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也为安阳如何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推动文旅融合,促进黄河流域文化高质量发展开拓了思路。
18日下午在安阳迎宾馆召开座谈会,会上张玲指出,安阳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参与者,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与多样的生态环境,这为区域生态平衡和经济发展筑牢了坚实基础。近年来,安阳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推进方面成绩斐然。在水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领域,一系列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相继实施,有效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安阳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吸引了众多优质项目落地生根。同时,安阳大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钢铁、化工等行业朝着绿色化、智能化方向大步迈进,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环境污染大幅降低。张玲表示,此次调研活动是对安阳相关工作的深度审视,安阳将以此为新的起点,勇担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任,以更坚定的决心和更有力的举措,推动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经济发展提质增效。赵建军强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各级老科协应充分发挥智力密集的优势,组织老科技工作者深入基层一线调研,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有力依据。他对安阳未来的发展提出殷切期望,鼓励安阳进一步挖掘区位和历史文化优势,强化科技支撑,在沿黄生态廊道建设、农业节水增效、文旅融合等方面积极探索特色发展路径。此外,安阳要加强跨区域协作,加速科研成果转化,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贡献可复制、可推广的“安阳经验”。会议期间,市科协和市发改委分别围绕安阳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相关工作进行了专题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