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上午,“科普进党校”院士报告会暨“河南省科普教育基地”揭牌仪式在红旗渠干部学院举行,河南省科协副主席李宝红,科普部长郝立新,安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红旗渠干部学院党委书记彭治安,安阳市政协副主席、市科协主席乔国强、党组书记赵庆林及林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周翔、市政协副主席、科协主席王安林等有关领导出席活动。李宝红、彭治安共同为“河南省科普教育基地”揭牌。
李宝红指出,省科学技术协会确定红旗渠干部学院为“河南省科普教育基地”,有助于进一步丰富党员干部培训教育内容,提升科普工作的实效。我省开展的“科普进党校”院士报告活动在全国属于首创,旨在提升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科学决策能力。院士走进红旗渠干部学院,是科普工作形式的创新和党员科普教育的新探索。该活动会集省内外专家智力资源,为弘扬红旗渠精神注入新活力,为科普工作增光添彩。红旗渠干部学院要以此为契机,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将弘扬红旗渠精神同传播科学思想、普及科学知识结合起来,培养大批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推动河南省可持续发展作出新贡献。
揭牌仪式结束后,刘嘉麒、杜祥琬院士依次作科普报告。刘嘉麒院士以《自然灾害与人类生存》为题,结合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的类型、特征、危害以及原因作了精彩讲解,专门列举了昨天刚刚发生的席卷北京的特大沙尘暴、四川雅安市石棉县3.4级地震。他认为,气象灾害是我国主要的易发自然灾害,必须针对这一特点加以有效防范,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营造和谐生态环境。刘院士表示,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诞生,始终依赖于受制于自然环境,不管怎么发展,适于人类生存的环境还是需要依靠大自然提供。让我们尊重客观规律,实现绿色文明,让人类生活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
杜祥琬院士所做报告题为《创新发展途径、经济环境双赢》。杜院士从关于发展的觉悟、能源革命——迈向生态文明的基础、经济环境双赢三大方面,围绕大家关注的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核能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认识和看法,通过对国际经验和国内实践的比较分析,指出高碳发展并非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而是一条不可持续的路径,低碳发展是以新的增长点,重塑经济,实现高质量的发展,可通向富裕,可通向现代化,并将带来社会治理和公民素质的深刻变革。最后他指出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内外两个大局的目标高度一致,强调向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转型,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作为全省“科普进党校”活动的第一站,红旗渠干部学院感谢省、市科协牵线搭桥,邀杜祥琬、刘嘉麒院士为特聘教授,并表示要在今后干部培训课程中融入科普元素,面向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开展提升科学素质的教育培训,加强科学理论水平、科学工作方法,科学决策能力的提升,以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的提高带动全社会科学素质的提高。
院士科普报告会会场
李宝红主席、彭治安部长共同为“河南省科普教育基地”揭牌
李宝红主席讲话
杜祥琬、刘嘉麒院士与省、市领导合影
彭治安部长为杜祥琬院士颁发聘书
彭治安部长为刘嘉麒院士颁发聘书
杜祥琬院士做《创新发展途径、经济环境双赢》科普报告
刘嘉麒院士做《自然灾害与人类生存》科普报告
参观红旗渠学院工作掠影
杜祥琬院士为红旗渠干部学院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