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石油产业是国家工业持续发展的动力,在众多资源种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日,彭博社的一则文章指出,全球炼油行业正在转向,中国有望在2021年成为全球最大炼油国,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加速这一进程。
那么我国炼油行业的规模到底如何?又将面临着怎样的机遇和挑战?今天就一起来了解一下。
我国石油炼制技术的发展历史
起步较晚
相较于国外发达国家,我国炼油技术起步较晚。1958年建成了兰州原油综合炼油厂标志着我国开始初步掌握现代化炼油技术。
独立自主发展
20世纪60年代,我国先后建立起大庆、胜利等大型油田,从此时起,我国炼油技术走上了真正意义上的独立自主发展的道路。
蓬勃发展,走向成熟
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是我国炼油技术蓬勃发展的时期,期间催化裂化技术不断应用更新,逐步走向成熟。
形成配套体系
改革开放初期,加氢裂化技术,重油催化裂化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标志着我国炼油技术已经形成整套体系。
高速发展,位居前列
历经高速发展,至今我国炼油技术已经取得长足进步。2019年我国炼油总能力达到8.6亿吨/年,油品净出口量突破4000万吨,整个炼油行业居于世界前列。
什么是石油炼制技术?
石油炼制,就是通过对原油的一系列工艺加工过程,得到各种有用的石油产品和化工原料。
根据目标产品的区别,石油炼制包括七种常见的工艺流程。
以原油为原料,生产石脑油、渣油、沥青等的常减压蒸馏技术;
以渣油和蜡油为原料,生产汽油、柴油、液化气等的催化裂化技术,该技术是最常见的汽油、柴油的生产工序,是石油炼制企业最重要的生产环节;
以重油、渣油为原料,生产蜡油、柴油、焦炭等的延迟焦化技术;
以重质油为原料,生产汽油、煤油、柴油等轻质油的加氢裂化技术,该技术是改变油品的一条重要途径;
以减压渣油、常压渣油等重质油为原料,生产脱沥青油的溶剂脱沥青技术;
以含硫、氧、氮等有害杂质较多的汽油、柴油、煤油、润滑油等为原料,生产精制改质后的汽油、柴油、煤油、润滑油的加氢精制技术;
以石脑油为原料,生产高辛烷值的汽油、苯、甲苯、二甲苯等产品的催化重整技术。
从石油炼制的完整技术链来看,石油炼制的产品主要包括燃料油、润滑油以及合成橡胶、纤维、塑料等所需的化工原料。
因此,炼油行业不仅对成品油的供应起着决定性作用,同时也极大影响着下游石油化工产品的产出。
可以说,石油炼制技术是整个石油产业的核心动力所在。
炼油行业与其他行业之间的关联
自2014年以来,随着成品油需求逐渐放缓,化工产品盈利逐年增加,炼厂加工产品中化工产品所占的比例逐渐提升,炼油行业与化工行业联系越发紧密。
除了传统的石脑油蒸汽裂解制烯烃工艺,近年来,原油直接制烯烃、丙烷脱氢制丙烯、丁烯氧化脱氢等技术得到长足发展。
因此,“炼化一体化”已经成为炼油行业发展的大趋势和常态。
当下全球能源正在逐步迈入低碳“氢经济”时代,而化石燃料制氢以及炼厂工艺过程中的副产氢气则有望成为我国氢气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我国炼油行业的市场现状
目前,我国的炼油生产能力位居世界前列,权威统计数据表明2019年我国炼油总能力已经达到8.6亿吨/年,我国炼油行业营业收入也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2018年炼油行业营业收入达到3.9万亿元,同比增长13.5%,2019年炼油行业营业收入突破4万亿元。
山东是我国炼油产能最大的省份,炼油能力占到全国总量的近30%,成品油产量占比高达20%。
出口方面,我国成品油出口不断增长,相关数据表明,2015年我国成为成品油净出口国,2016年出口总量达到3820万吨,2018年出口总量突破4000万吨大关,同比增长12.4%。
伴随着国内炼油行业炼油能力的不断提升,加之民营企业炼油项目的不断投产,新增炼能势头强劲,我国炼油能力结构性过剩愈发严重。
目前我国炼油行业整体集中度不高,落后产能较多,炼油加工能力过剩与成品油消费增速放缓之间的矛盾愈发凸显,高端产品市场多为国外产品占据,中低端产品市场面临中东等低成本产品的竞争压力,炼油和炼化行业竞争越发加剧。
总体来看,我国炼油行业目前主要呈现出生产能力世界领先、产业一体化水平偏低、高端炼化产品发展滞后、产能过剩压力较大等态势。
新时期炼油行业的发展机遇和展望
当今世界能源格局正在经历着新一轮的变革和洗牌,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世界范围内炼油能力增速放缓,化石燃料消费需求降低,复工复产的中国在全球市场中将扮演举足轻重的地位,全球炼油行业已经向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国家转移。
在千载难逢的国际机遇下,国内炼油炼化企业要从以下方面努力完成产业升级,探索新的路径。
重油和劣质油的轻质化加工技术一直是业界的技术开发重点和难点,如何开发原料适应性更强,转化率更高,分离更加容易的自主创新技术是从业人员面临的挑战。
再者,炼油化工装置和设备也是炼油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产装备的市场满足率不足60%,行业高端装备和制造技术大多依靠进口,如何在炼油化工设备的制造上取得突破和进步,也是整个行业共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